发布日期:2012-08-01
经龙华新区各有关部门长达半年的共同努力,备受全市关注的《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近日通过由市规划国土委主持召开的专家评审会。它是一个集空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规划,有效实现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三规”统一。
下面,让我们从定位目标、发展策略、建设重点、保障措施四个方面,详细了解新区综合发展规划。
定位目标 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90万
该规划明确了新区发展目标和定位,提出了指导新区未来发展的空间、人口规模、指标体系。新区未来的发展定位为协调珠三角,强化深港合作的枢纽地带,深圳转型升级典范区、特区一体化的示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中轴新城,即“两区一城”。
按照规划发展目标,新区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90万,实际管理总人口控制在300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内,较2011年净增4平方公里。通过建设用地清退成农用地和其他用地9平方公里后,新增建设用地可达到13平方公里。另更新改造12平方公里,其中拆除重建7平方公里。
到2020年,新区要建成在珠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强区;代表特区形象的现代化宜居新城;特色鲜明、开放多元、诚信友爱的人文家园;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龙华。
发展策略 “五五三一”打造高端服务支撑区
该规划指出,新区紧紧围绕“中轴提升、双核驱动、生态人文、城产互促”总体发展策略,全面综合对新区在空间、产业、交通、民生等方面提出策略指引,包括优化空间结构、集约节约土地、构建产业体系、提升环境品质、强化综合交通、改善民生福利、保障城市安全七项策略。
新区将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先导、优势传统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深圳重要先进制造基地、珠三角生产组织中枢区、华南地区高端服务支撑区。
总体来说是“五五三一”。第一个“五”是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新能源、互联网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个“五”是指培育壮大商贸流通、现代金融、专业服务、服务外包、休闲旅游等五大现代服务业;“三”是指巩固提升电子信息、高端汽车、装备等三大先进制造业;“一”是指大力提升时尚创意产业。
同时,大力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创新环境营造等四大工程,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全面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引导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实现由单一租赁型向实业投资经营型转变。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深圳北站为核心,力争到2015年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总部经济企业集团2个以上,初步建成具有影响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建设重点 2个核心7个功能片区实现全覆盖
该规划不仅明确了重大项目及重点地区,还规划了近期建设的重点。
根据发展目标、策略指引,将新区的发展重点地区分为战略发展地区、重点建设地区和生态改善地区三种类型。规划确定了深圳北站周边商务发展区、横坑水库周边地区及观澜河沿岸地区为战略发展地区。确定了长安标致汽车产业发展区、富士康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大浪服装基地、华南物流片区为重点开发地区。确定了羊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观澜河流域水源涵养区、茜坑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为生态改善地区。
近期,新区按照“中轴提升、双核驱动、生态人文、城产互促”的空间开发策略,带动产业布局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根据“特色分工、分区发展”的原则,将新区规划范围划分为南部商务核、北部科技核等2个核心、7个功能片区,实现城市规划对辖区175平方公里的全覆盖。
按照集约集聚的原则,重点建设“一个发展中轴,九个重点片区”。“一中轴”为依托“一路一轨一河”打造贯穿南北的中部发展轴,“一路”为梅观高速取消收费并进行市政化改造,“一轨”为地铁4号线延长至观澜,“一河”为观澜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工程;九个重点片区包括两大功能核心,即北站商务核心区和观澜横坑水库周边科技核心区,自南向北依次带动新区的整体发展;三个转型升级示范区,即清湖转型升级示范园、大浪时尚创意城、龙华商业中心,以此带动加工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即龙华汽车产业城、观澜战略性新兴产业园、福民低碳产业示范园、观澜文化产业园,以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做大做强。
保障措施从“以钱养人”到“以钱养事”
该规划对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社区转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并提出了创新思路。
首先,新区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完善政府服务购买机制,实现从“以钱养人”到“以钱养事”的转变。完善新区内部互联互通的行政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按照管理幅度、管理层级和管理资源相统一的原则,探索推进人口、面积较大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的区划调整,促进三级管理向两级管理转变。推广网上“一站式”审批和并联审批,探索帮办、领办和代办服务,切实提高审批效率。
其次,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引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竞争机制。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公建民营”和“公办民营”管理模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升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标准、资质检查、第三方评估监管以及居民满意度评价制度,强化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