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拉开城市更新大幕

res32_attpic_brief
  罗湖鹿丹村去年开始城市更新旧改项目 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摄

 

改革以罗湖区作为试点,城市更新审批等权力下放,土地安置规模按征地5%确定,安置土地开发容积率为3.2,征地补偿金按市场评估价确定

羊城晚报记者 宋毅

记者从最新一期政府公报获悉,《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在罗湖区开展城市更新工作改革试点的决定》(以下简称《试点决定》)经深圳市人民政府六届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日前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形式予以发布,同时还公布了《关于征地安置补偿和土地置换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试行规定》)和《罗湖区人民政府贯彻〈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在罗湖区开展城市更新工作改革试点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成为《试点决定》的执行细则。

《试点决定》将原来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的行政审批等权限下放到罗湖区,而《试行规定》则明确规定,土地安置的规模原则上按所征土地面积的5%确定,安置土地开发的容积率为3.2。

试点罗湖权力下放

《试点决定》称,原由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国土委)及其派出机构行使的涉及罗湖区城市更新项目的行政审批、行政确认、行政服务、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职权,除地名许可、测绘查丈、房地产预售、房地产权登记、储备用地管理、档案管理事项外,调整至罗湖区行使。

该《试点决定》的期限为两年。作为深圳市最早的建成区罗湖,一直处在深圳房价的谷底,房地产界对《试点决定》持欢迎态度,而多名罗湖区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等待这一天很久了”。

征地安置补偿和置换政策出台

作为深圳城市更新改革的核心内容,征地安置补偿和土地置换,成为影响城市更新的重要支点,本期的政府公报也同时公布了《关于征地安置补偿和土地置换的若干规定(试行)》。

《试行规定》称,在征收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安置和补偿问题,包括为落实征地返还政策进行的土地安置以及为征收土地进行的货币补偿。本试行规定所称土地置换,是指因收回已出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给予土地权利人的用地置换。

按征地面积5%确定安置规模

《试行规定》称,原特区外区政府会议纪要以及市、区政府批复文件、相关单位签订的补偿协议确定土地安置的,土地安置的规模按照原会议纪要、批复文件及补偿协议规定的用地面积确定。原特区外区政府会议纪要、批复文件及补偿协议规定的用地面积超过所征土地面积5%的,土地安置的规模按所征土地面积的5%确定。

今后,经市政府批准进行的土地安置,所征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安置的规模原则上按所征土地面积的5%确定;土地安置应当优先选择在继受单位所在社区经济关系未理顺的已建成区域安置,并与城市更新统筹处理。对已建成区域内进行的土地安置,在5%安置规模的基础上,增加50%的土地安置奖励面积。

安置土地容积率3.2

《试行规定》规定,在异地进行的土地安置,对拟安置土地进行价值评估的,土地安置的用途、开发强度、选址范围应当按照原协议、会议纪要及批复文件的规定确定。原协议、会议纪要及批复文件未明确规定的,土地用途按照居住用途确定,开发强度按照容积率3.2确定,选址范围按继受单位现集中居住点确定。

土地安置的面积原则上不得大于5%的用地规模。由于规划原因无法选定价值相当的地块进行安置,必须选择价值较大的地块进行安置的,所选地块的价值不得超出拟安置土地价值的10%。

在继受单位所在社区内进行的土地安置,以空地形式申请流转的,原则上按照《关于印发深圳市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农建设用地和征地返还用地土地使用权交易若干规定的通知》(深府〔2011〕198号)的相关规定缴纳地价。其中,居住类和商业、办公类用地,建筑容积率在3.2以下部分,按照公告基准地价的10%缴纳地价;建筑容积率在3.2至4.5之间的部分,按照公告基准地价的30%缴纳地价;建筑容积率在4.5至6.0之间的部分,按照公告基准地价的100%缴纳地价;建筑容积率超过6.0的部分,按照市场评估价缴纳地价。

深圳地铁工程大全

ad02

快捷出行时大多数市民共同的心声,在深圳市路面压力不断增大,赛车情况经常发生面前,地铁逐渐成为人民优先考虑的出行方式。为方便市民出行,深圳市正在构建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在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现有的四条地铁线路,透析16条规划中的线路。以解你出行之忧!

已开通的站点介绍

已完成的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包括罗宝线(原一号线)东段和龙华线(原四号线)南段,于2004年12月28日试通车运营。总计19个车站,总长21.866千米。2009年9月28日,深圳地铁罗宝线续建工程首通段将正式开通。1号线首通段包括白石洲、高新园、深大三站三区间,全长3.39公里。

地铁规划线路图2

规划线路介绍

 

4号线路

4号线连接皇岗口岸、福田中心区、龙华新城及观澜等片区,是联系城市核心区与中部发展轴的客运干线。4号线北延段由二期工程终点清湖站至观澜中心,线路长约7.3公里,设站6座,其中换乘站1座。

4号线

6号线路

6号线连接龙华新城、石岩、光明新城、公明、松岗等片区,并通过4号线换乘至福田中心区,为联系核心城区与中部综合组团、西部高新组团的城市组团快线。线路由龙华火车站至松岗,全长37.2公里,设站19座;其中换乘站6座。

6号线

7号线路

7号线连接布心、田贝、笋岗、华强北、福田南、车公庙、龙珠、西丽等片区,是联系特区内主要居住区与就业区的局域线。线路由太安至西丽动物园,全长约28.9公里,设站23座;其中换乘站11座。

7号线
8号线路

8号线联系罗湖中心区与莲塘、沙头角、盐田港、大小梅沙等片区,提供中心城区与盐田组团之间的快捷交通服务。线路由国贸至小梅沙,全长约25.9公里,设站13座,其中换乘站3座。

8号线

9号线路

9号线联系罗湖火车站、红岭、八卦岭、梅林、景田、车公庙等片区,是联系特区内主要居住区与就业区的局域线。线路由罗湖火车站至下沙,全长约17.8公里,设站17座,其中换乘站9座。

9号线

10号线路

10号线连接南山蛇口、南油、新安、西乡、固戍、福永、沙井、松岗等地区,是西部滨海地区的又一条轨道干线。线路由海上世界至松岗,全长约42.2公里,设车站28座,其中换乘站8座。

10号线

11号线路

11号线连接福田中心区、南山、前海、机场、福永、沙井、松岗等片区,是城市核心区与西部滨海地区的组团快线,同时兼有机场快线的功能。线路由福田站至松岗,线路全长约49.7公里,设站12座;其中换乘站7座。

11号线

12号线路

12号线连接体育新城、龙岗中心城、东部新城等片区,并衔接厦深铁路龙岗站和东部快线14号线,是龙岗区内各片区间联系的局域线。线路由体育新城至坑梓,全长约36.4公里,设站24座,其中换乘站5座。

12号线

政府数千亿砸向龙华,五大综合体即将面世,民治城市中心区正式崛起

深圳北站片区已明确定位为深圳新的城市中心,将以总部经济、产业金融服务及综合商业为主,打造深圳外溢发展基地。新城市中心的建设为民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抓住特区一体化的机遇,民治有望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1.海岸集团将在人民路投资100亿打造100万㎡的龙华海岸城▼

mzzx_1

开发商——海岸集团

规模——项目总占地25.2万㎡,总建面约100万㎡

项目总投资——100亿

位置——位于龙华办事处工业大道以东、人民路以西、和平西路以北、公园路以南的地段范围内,位于龙华新区规划的“一中轴九片区”的龙华商业中心的核心位置,紧邻地铁4号线龙华站;

项目定位——集大型购物中心、风情商业街、甲级办公楼、五星级酒店、高档酒店式公寓、高档住宅为一体的国际化、生态化、现代化的大型多功能城市综合体。海岸集团致力于将该项目打造成为深圳“新一代城市综合体”的样板、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中的典范。

2.鸿荣源250亿打造200万㎡的城市综合体壹城中心

mzzx_2

鸿荣源壹城中心规划图

开发商——鸿荣源地产公司

规模——项目总占地40万M2,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总投资——250亿

位置——位于人民路以东、八一路以南、工业西路以北

项目定位——打造成集大型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特色步行街、高端办公、优质教育、精品住宅于一体
的都市综合体。

3、龙华商业中心改造项目

mzzx_3

 

开发商——深圳中洲集团有限公司

规模——改造用地面积:422900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360300平方米,总建面101.5万平方米

总投资——150亿元

位置——地块1、由龙华人民路、工业路、建设路合围区域。地块2、人民路西侧、工业路南侧的第五工业区

定位——龙华商业中心改造成集高端商业综合体、国际标准甲级写字楼、高品质酒店、公寓、新型现代化高尚居住社区为一体的国际化、生态型、现代感的地标性城市综合体。

4.龙华旧城核心区城市综合体(龙华中轴央城改造项目)
mzzx_3

开发商——德业基公司

规模——项目总占地134.32万M2;

项目总投资——220亿

位置——位于龙华办事处东环一路、八一路、人民路、龙观路、龙华路、公园路、中环路的围合区域范围内,涵盖了梅苑新村片区、花园新村片区、景龙新村片区、华侨新村片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定位——将其打造成“龙华新商圈中轴央城”,即以打造城市形象工程、城市样板工程、城市人居文化再造工程、城市土地增值工程为项目战略定位,建成集大型购物中心、文化创意园、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高档住宅、创意购物中心、风情商业街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大型多功能城市综合体

5.北站商务区

mzzx_5

500亿基础性投资有350亿元是在北站周边片区内,投资密度高达35亿元/平方公里!

参考龙华新区法定图则,北站周边将来13所中小学及九年一贯制学校、22所幼儿园、3所综合性医院、10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5个文化单位、2所综合体育活动中心、9个居住小区级商业区、3个公园……

一线城市排名生变:深圳超越广州逼近上海

在内地传统的四大一线城市排名中,“北上广深”的城市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根据广东社科院近日发布的《2014年广东省现代化进程》测评结果,广州不但在总分上输给了深圳,还在五大单项指标上,错失了“省内第一”。

而在前段时间,世界知名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发布2015城市动力指数(CMI)报告中,中国7城上榜,北京排名第三,深圳第四,略胜上海,让人好奇的是,多年位列深圳之前的广州却榜上无名。

事关内地城市的各种排行榜中,深圳超越广州已成趋势,“北上深广”的城市格局或将成为中国内地一线城市的新常态。而按照目前的趋势,深圳不排除再进一步的可能,未来取而代之的或将是“北深上广”。

竞争力不断上升

仲量联行每年都会发布城市CMI报告,通常会将目光聚焦那些全球变化最快的城市。CMI报告的样本覆盖了全球120座城市,通过对所在城市短期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变量包括人口、航空客运量、企业总部设址率等指标;以及一些长期变量,如学院和基础教育设施的配备、创新能力以及科技公司和风投公司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动力。

通过历届的指数和报告分析,CMI报告倾向于技术雄厚的城市,深圳入选,很大程度来自它的科技实力。一份研究机构的报告未必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却间接说明了一个事实——深圳的城市竞争力在不断上升。

创新成为深圳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它已连续三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城市排行榜首位。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较少的深圳,申请科研专利竟能达到全国第一。根据统计显示,2014年上半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725件,占全国44.6%。

新兴产业引擎作用凸显,“深圳质量”发挥效应。深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九年稳步增长,2010年度、2011年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为90.19、90.25,位居中国大中城市第二位。根据最新统计,2014年深圳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0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26%,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三。

生态环境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标准。这一点,深圳均优于北京、上海和广州。根据环保部2014年对74个城市空气质量调查显示,深圳空气质量排在第四位,是四个一线城市中唯一上榜城市。与此相对应,北京在去年已经数次成为空气质量最差城市,进入“黑榜”,且持续恶化;上海居中,一年之中也多次雾霾;广州在珠三角地区经常“垫底”。

2014年10月,中国社科院发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4》蓝皮书,深圳在中国294个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当中脱颖而出,位列第二,香港第一,广州位列第五。

直追上海?

深圳为何有可能成为第二,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2015年5月4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经济数据,GDP为3494.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去年前三月,深圳GDP为2953.25亿元,这意味着继续保持着稳中上升的态势。

在过去30多年,深圳用一种惊人的“深圳速度”狂奔,GDP年均增长一直保持在25%,让其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方面成绩喜人。2014年,深圳人均GDP为14.95万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24336美元,相当于2013年韩国水平,位居中国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

南山是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强区,它被外界誉为中国硅谷的有力竞争者,此前北京中关村一直保持着这个称号。深圳南山区希望打造“科技金融一条街”,放大其创新基因,吸引更多海外留学人员和优秀人才到南山创业。

深圳南山区正在朝着“中国硅谷”奋斗。初步核算,2014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3464.09亿元,增长9%。南山区人均GDP去年达到30 .87万元,比上年增加2.11万元,增长8.5%,已经是深圳市平均水平的2.1倍。如果按照人均GDP水准,南山区已经超过香港,接近新加坡。

作为一线城市,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重要衡量指标。从四大一线城市的金融业增加值排名来看,北京3311亿元,上海3268亿元,深圳是2238亿元,广州仅为1300亿元。但如果深圳前海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直追上海也指日可待。

相比其它城市,深圳的后劲十足,它是中国最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根据目前情况,深圳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两大产业比例发生结构性改变,证明深圳产业转型与升级效果初显。“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增加,甚至超越第二产业,这说明了一座城市的成熟度。”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说。

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这四座城市,在中国的城市竞争中关系微妙。除了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短时间难以挑战外。其他三个城市都存在相当程度的竞争关系。

超越广州之后,上海已成为深圳最大的参照系和竞争对手。两座城市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着竞争关系,都希望在金融中心的打造上有所成就;发展路径也十分接近,都在特定时期在中央特殊政策的支持下进行了突围。

九十年代末期以后,深圳一度“失宠”,中央在资源分配时给了上海更多资源。作为深圳的意见领袖,金心异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上海的华贵面前,深圳被扫为村姑。”

虽然凭借“深圳速度”在30年间超越同省兄弟广州,但深圳要想追上甚至超越上海依然难度不小。毕竟两座城市的根基不一样,深圳三十年前只是一个小渔村,而上海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就已经是东方国际化现代都市。从目前的发展速度看,深圳拥有赶超的实力。

从目前情况和趋势分析,与广州相比,深圳的优势明显。由于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三大支柱产业上基础扎实,深圳在经济上的实力雄厚。况且未来深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何在《2014年广东省现代化进程》测评中,广州总分和单项指标都输给深圳的原因。

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是最年轻的城市,也是最有吸引力、最包容的城市。这一点从小学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就可以看出,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是四座一线城市当中人口增长最为迅猛的。数年后,深圳在校下学生人数可望突破100万人。

有媒体用“深圳旺丁,北京旺财,上海广州围观”来形容现在的局面,也有人认为,这恰好证明了深圳未来的潜力。

深圳下一步

深圳的价值越来越明显,在经济下滑、环境恶化的语境下,唯有深圳在中国各大城市中保持着投资率最低、环境最好、负债率最低、创业环境最好以及发展模式最具有可持续性。

判断地方市场经济是否发达有几大要素,第一有市场配置资源;其次政府是否干预市场过多。

“中国再也找不出另一座城市比深圳更接近市场经济,深圳这一点自信还是有的。它真正能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受政府干预市场相对比较少。”深圳政协委员金心异说。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深圳历届主政者只有一个工作重点——“谋改革”和“促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与话语权。

“深圳犹如一支股票,刚刚抬头,唯有深圳猛窜才能影响区域经济和全国格局。目前中国经济比深圳强的还有,比深圳技术好的也有,上海、北京、天津,各有特色。深圳地处的位置也很独特,北可以影响全国,南可以影响香港,东可以影响台湾。今天1.6万亿并不代表什么,如果深圳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未来完全可能翻5至10倍,那才是深圳对中国的贡献。”深圳人大代表杨勤说。

这一切来自他个人的判断,但这些判断基于一个前提——“唯有深圳让政治和经济改革同步走,才能起到杠杆和撬动作用。”

根据他的分析,目前深圳可发展的物理空间已经受限,它将意味着深圳未来有可能“死水一滩”,没有土地,让深圳产业聚集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目前,深圳车公庙已经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仅1平方公里的地方却集中近20万人,流动人口达到了30万,将近8000多家企业聚集在那里。

杨勤曾经提出过一份几乎是狂想的大胆建议——如果想让深圳在物理空间上有进一步扩张,如果国家政策允许,可以让深圳和珠海合并成一个大行政特区。

他认为,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拥有极强的的互补性,从人口的角度,深圳多,珠海少,从地理的角度,珠海大,深圳小,珠海的海域更是深圳的三倍。

两者的合并意味着深圳在土地上将会获得100年乃至200年的发展空间,深圳不仅能发展高新技术,还能发展海洋经济,而且海洋经济的速度定会超过全国其他地区,因为深圳拥有良好的金融和物流业作为支持。他认为,唯有这样,未来深圳的GDP才有可能增长5—10倍。

在杨勤看来,现在深圳政府的改革大多只是羞羞答答的“微改革”,充其量只是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而不是像上个世纪80年代那般豪气冲天的“破局之策”。

如果国家想要顺利实现深港一体化,不能只是在经济上动小手术,而是要在政治和经济上同步改革才能发生根本变化。无论是政治体制、司法、经济包括金融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要优于香港,才能让深港进一步合作。

原观澜拆分为观澜、观湖、福城三街道

深圳又多出两个新街道,“巨无霸”的原观澜街道办事处昨日一拆为三,新设观澜、观湖、福城三个街道,这也是深圳新一轮街道拆分后首个拆分的街道,市委书记马兴瑞、市长许勤等为三个新设街道揭牌。

拆分后的原观澜街道将分为观澜街道、福城街道和观湖街道。其中,新观澜街道下辖桂花、君子布、牛湖、库坑、黎光、新澜和大水田7个社区工作站,16个居委会。辖区面积约34 .6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约26 .20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福城街道面积第二大,下辖福民、茜坑、大水坑、章阁4个社区工作站和10个居民委员会,辖区面积约28 .7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约17 .96平方公里。观湖街道包括观城、松元厦、樟坑径、新田4个社区工作站和13个居民委员会,辖区面积约25 .9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约9 .77平方公里,面积最小。

●产业发展

三个街道产业定位各有侧重

以往,原观澜街道主要以发展汽车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其中,文化产业是观澜片区最值得骄傲的产业。拆分后,原观澜片区的产业发展是否受到影响?“近年来公司都是抱团向外宣传观澜红木产业的‘名号’,如今刚刚被人所知晓,一分拆街道后便不属于观澜管。”观澜一家颇具规模的红木企业负责人担心,原来的积累、政策支持方面会受影响。

不过,在具体划分方案出台后,这样的担忧显得有些过虑。据悉,在新设立的观澜街道辖区内,仍旧包括观澜原创版画基地、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山水田园、观澜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区、闲云艺术和深圳文化艺术礼品交易中心等观澜文化产业的排头兵。在未来,新观澜街道还将规划建设观澜文化产业园。此外,还将打造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

除新观澜街道外,未来福城街道重点发展中小科技企业总部、低碳产业、电子信息业等,是富士康、大唐宝昌电力等知名企业及九龙山科技园、福民低碳产业园等项目的所在地。

观湖街道则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文化服务业等,未来辖区内将建成龙华新区科技文化服务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园。

●居民关注

学区划分:不会因街道办划设而改变

观澜街道一分为三对居民生活有哪些影响?“分不分拆对普通居民及社区影响不大。”大水田社区居民王先生希望更能兼顾原偏远地带的民生和经济发展,政策及管理要过渡好,避免互相扯皮、分属不清的混乱局面。

家住田背花园的骆女士正准备办理深圳户口落户手续,她最关心的是相应市民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否能够迅速调整到位?以办理户口为例,骆女士希望街道调整后,社区能适当增加办理手续流程的地点,居民办理落户更加方便。

在硅谷动力科技园上班的杨小姐,则对公安机关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有所期待,如果经过调整后按照“一街一所”的原则,新区出现新增的派出所,并对相应辖区的治安进行细化管理,群众报警求助会更加高效。

对居民最关心的学区划分,据了解,学区划分是根据地理位置划定,并不会因为街道办的划设而改变。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设立新街道对学生入学来说没有太大影响。根据近几年龙华新区学生积分入学的政策来看,主要分为龙华新区户籍、深圳其他区户籍以及非深户籍三类,并未具体到是否在对应街道居住,因此,对积分入学来说,也并没太大影响。

●公职人员

“拆分后资源投入将大于从前,前景可期”

观澜一分为三,龙华新区不少公职人员普遍认为,总体上来说利大于弊,一是观澜面积过大,的确不便管理,分拆后有利于进一步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另一方面,观澜实际是未来龙华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分拆街道后其资源投入肯定大于原来的一个街道,前景可以被期待。

“虽然观澜的面积是龙华新区最大的一个街道,有89 .3平方公里,是民治、大浪等街道的2倍多,但其实政府每年在财政投入上,也并没有比其他街道多出很多。所以,如果拆分为三个街道,那么,对于原观澜片区,政府的财政投入至少会增加。”一位公职人员认为。

拟调整区新进展

按照《深圳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原特区外将增加14个街道,其中宝安区增加9个(含在光明新区范围内的2个,在龙华新区范围内的2个),龙岗区增加5个(含在坪山新区范围内的2个)。目前,龙华新区2个街道已新增完毕。其他区的情况如何?

宝安区

西乡呼声最高

工作人员称拆分有助减压

昨日,宝安区多个街道办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证实,相关街道已于近日作内部传达,相关工作正在推进,方案已报批市政府。作为宝安区第一大街道的西乡有望在此次调整之列,福永、沙井等地的行政资源严重不足,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大,担子重,负责区域广,也有望纳入调整。

西乡街道位于宝安区的中心地段,邻近南头关,不仅人口密集,辖区内还容纳创力、南太、万威、唐锋等多家大型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经济实力雄厚。整个街道的经济实力已相当于内地欠发达地区的一个省。但工业化、城市化的爆炸式发展,早已使得这个地方在资源承载、社会管理等方面不堪重负。

很早前就有消息称西乡将拆分为西乡、黄田两个街道,该街道的行政压力大,基层对区划重新划分的呼声高,这也促使本次分拆方案加速出台。“如果西乡街道拆分,我们的工作压力就会减少许多。”西乡街道办一工作人员认为,街道内人口足有150万,但在编的公务人员不过千余人,多年来街道办在社会管理事务方面一直捉襟见肘,疲于应付。他认为,西乡街道如果调整,肯定会有助于扭转过去的被动局面。

光明新区

办事处职能或“颠覆性”变革

学区划分或受影响

位于深圳西北部的光明新区,下辖公明、光明两个办事处。光明新区组织人事局表示,经过前期调研论证,今年初才形成拆分意向方案并上报,目前还在审批中。

“部分街道办拆分是基层治理的需要,近年来也陆续有来自基层的呼声,市、区层面也早已注意到这种情况,市里已多次开会论证。”光明新区组织人事局机构编制科有关负责人称,以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为例,其辖区包括19个社区总人口约百万,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这相当于原关内一个行政区十几个街道办面积总和。但相对而言,原关外不少街道投入的行政资源,远远低于原关内。

该负责人说,此轮拆分,并不仅仅是机构数量的变化及人员的调整,对于办事处的职能也或将进行重大的、“颠覆性”改革,对于学区划分等民生领域也或将产生影响。至于办事处拆分后基层公务人员将面临的工作压力,光明新区组织人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探索动态管理机制,考虑到部分单位公务相对繁重,在人员编制配额方面将向该单位倾斜。此外,还将探索通过购买服务弥补编制不足的问题。

龙岗区

新增街道名字、新办公地点已确定

龙岗区共有8个街道,分别是布吉、南湾、坂田、横岗、平湖、龙城、龙岗、坪地。龙岗区民政、编办等相关部门表示,目前相关方案已经上报,具体如何执行仍未有明确消息。

据了解,该区街道划分的前期工作已进行一段时间,包括新增街道的名字、新办公地点的确定以及机构调整方案等。昨日,涉及街道调整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称,“相关办公地点已经选好,相关方案也已经在街道科级以上干部中进行讨论,相信调整将很快实施。”

“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机构分解和人事划转问题等,据说具体方案比较复杂。”布吉街道办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很多人在街道工作多年,在周边安家,都不愿意分流到新街道。

街道调整后对社区也有影响,龙岗区南联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听说龙岗街道要调整,新划出来的街道以工业区为主,更侧重工业化管理。而南联社区本身更多想留在龙岗街道,更侧重城市管理,因为南联社区的商业化氛围比较浓。

对坪山新区来说,消息称将由目前的坪山、坑梓两个办事处增加到4个,相关区域划分方案等也已上报市里。“但目前未接到具体反馈消息。”昨日,坪山新区社会建设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说。

龙华新区:

原有:观澜、大浪、龙华、民治4个街道

现有:观澜、观湖、福城、大浪、龙华、民治6个街道

观澜:

7个社区工作站,16个居委会(面积最大,约34.60平方公里)

福城:

4个社区工作站和1 0个居民委员会(面积第二大,约28.79平方公里)

观湖:

4个社区工作站和1 3个居民委员会(面积最小 ,约25.91平方公里)

龙华新区将造人才集聚“新磁场”

创新成为龙华新区人才事业新引擎,今年投6亿资金打造“创新驱动”新名片

48家企业参加,共提供近2500个职位,最高年薪达50万……在日前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龙华新区展位前人头攒动。作为深圳最年轻的一个新区,3年来,龙华新区以优惠的人才政策和完善的人才载体,不断提升新区人才吸引力、附着力。而在今年,新区将继续筑巢引凤,形成人才集聚“新磁场”。

副总理肯定新区创新发展

在本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首日,一位特殊的客人最早来到龙华新区的展位上,他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马凯。对于龙华新区的创新发展,马凯表示认可。

据悉,龙华新区本次参展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展位位于1号馆。在参观龙华新区人才发展的过程中,马凯最关心龙华新区的创新产业发展情况。其中,创新产业的商业模式是马凯最关心的问题。

“当时,马凯副总理问我,我们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深圳市中孵国际创新孵化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霆鹏回忆道。据杨霆鹏介绍,在创客发展上,和早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观的柴火空间不同,在龙华新区发展的创客,走的是创客空间3.0的模式。

“传统的创客是面对企业、团队和资源,而我们的创客孵化,更多的是面向市场。我们不仅仅是将一个理念变成一个产品,更多的是让这个产品能走向市场。”杨霆鹏表示,对于龙华新区创客孵化的创新模式,马凯表示“非常好”。

除了关心创客孵化体制外,对于亮相本次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收款云健康系统手表,马凯也表示期待。据悉,该款由龙华新区鼎芯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智能手表,可以实时监控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指标。而当老人走丢时,则可通过G PS定位的方式,让家人找到老人。对于该款手表,马凯表示市场前景很大,希望通过完善功能,为更多人服务。

“龙华智造”吸引更多创新人才

随着近几年来龙华新区的发展,曾经人们眼中产业“大而不强”、“一业独大”的龙华新区,逐渐从制造大区变身为智造城区。

去年底的统计显示,龙华新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市各区同步增长,其中几项指标格外引人注目:截至2014年底,新区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527家,在全市各区中排名第四,是新区成立前139家的近四倍;全年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产值达到1476亿元,规模在全市各区中排名第四;专利申请和授权总数分别是6567件和487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74件,在全市各区中排名第三;拥有市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27家,区级创新载体28家。

而伴随着这样的转变,龙华新区在人才结构上也吸引了更多的创新人才在此扎根。

据数据显示,3年来,龙华新区累计引进“诺贝尔奖”专家1名、外籍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名、广东省“珠江计划”人才4名、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28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141名,引进广东省市创新团队3个,认定龙华新区高层次人才135人,引进各类技术技能人才6000多人,新区人才引进创历史新高,成为推动新区跨越发展的“活力源”。

除了人才济济外,“龙华智造”也吸引不少行业大佬的目光。在龙华新区举办首届国际创客嘉年华活动上,就吸引微软、IBM、华为、Intel、腾讯开放平台、华友天使汇、十方基金、柴火创客空间、华创俱乐部等各界创客大咖们齐聚龙华进行思维碰撞,更好地推介龙华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着力吸引海内外创客到新区创新创业,努力打造龙华国际创客之城。

今年投6亿元促进“创新驱动”

今年是深圳龙华新区确立的“抓落实年”,而在各项工作中,打造新区创新驱动是一大重点。据悉,新区今年将投入6亿元扶持资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产业发展,将设立创业创新基金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根据计划,在今年,新区力争引进3个以上高层次科研创新团队,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0名以上,吸引和带动3000名以上各类人才来新区创新创业。

而为吸引人才落户,新区出台“龙舞华章计划”人才政策,每年投入数千万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生活补贴、住房安居、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等综合保障,为新区引进培育紧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支持,获得认定的人才最高可获150万元配套生活补贴。

据介绍,新区对引进的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和深圳市“孔雀计划”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配套资助,而对团队核心成员每人一次性资助30万元。对由博士、硕士或留学归国本科及以上人员,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项目在新区创办科技企业的,若项目评审符合条件,也可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补助。

此外,为吸引总部企业落户龙华,新区还从资金支持、用房用地、人才、周边环境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其中,对新引进总部企业最高支持6000万元,同时在用房用地方面,对总部企业优先安排土地,补贴租、建房资金。相信依托深圳北站辐射全国的有利区位优势,未来的龙华新区必将成为总部经济集聚地。

龙华新区党工委书记姜建军表示,龙华新区的人才政策是在结合国家、省、市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龙华分量。“凡是到龙华来发展、创业、创新的人才,都可以根据我们龙舞华章计划享受不同的针对人才的政策。”姜建军说道,人才到龙华新区,新区将会为人才提供很好的环境,同时也将助推人才在新区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龙华新区有望新增两条地铁线!

1126113414406

昨天上午,位于龙华新区的星河传奇开盘,均价3.7万元的价格,150套住房当天近乎实现“日光”。但是,如果这极有可能只是龙华楼市与福田价格对接的开端,龙华楼市的利好还在后面。

昨天,深圳商报所刊发的一条新闻十分值得关注——尽管不知什么原因晚发了一天,且位置并不显著。但这并不影响这条消息的价值所在。其最大的价值是,预示着深圳地铁规划的“龙华模式”。

这篇新闻标题为“龙华新区有望新增两条地铁线 ”,副题为“市轨道办表示全力支持新区提出的“一纵一横”轨道交通规划”。消息报道了4月9日市轨道办主任李福民率队到龙华新区调研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并与新区领导姜建军、黄海广等进行座谈的事件。因为其干货多多,“文过是非”引用部分报道如下——

座谈会上,龙华新区轨道办汇报了新区轨道规划建设方案。据介绍,目前新区实际管理人口近300万,而经过新区的地铁线路仅有地铁4号线(龙华线)和地铁5号线(环中线),远远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随着深圳发展中心北移,新区轨道交通需求进一步加大,预计未来轨道交通需求将达到120公里左右,而目前仅有59公里,缺口很大。为进一步推动新区大发展,龙华新区站在全市一盘棋的高度,委托专业机构对辖区轨道交通进行规划设计,计划建设一条连接福田、龙华并外延至东莞的南北走向轨道中轴线,一条连接宝安、龙华、龙岗三区(新区)东西走向大动脉,从而与地铁4号线、5号线和即将动工的地铁6号线、有轨电车一起构筑一张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助力新区经济社会大发展。

座谈会上,新区党工委书记姜建军表示,交通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关键,尤其是轨道交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用巨大。龙华新区成立时间较短,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轨道交通建设较为滞后,希望市轨道办能够在轨道建设方面给予龙华新区大力支持,助推新区全面发展。他希望市轨道办支持新区提出的地铁4号线北延相关建议,协调新区提出的轨道“纵横”两条线路纳入市轨道建设规划。

“龙华新区非常重视交通发展尤其是轨道交通建设,站在全市的高度作出了很好的规划,我们将全力支持。”李福民建议新区在轨道规划建设方面远近结合,当前最重要的是争取把南北走向的“中轴线”纳入深圳轨道交通四期规划。同时,将支持龙华新区提出的地铁4号线北延相关建议和未来建设连接宝安、龙华、龙岗的横向大动脉。李福民建议龙华新区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围绕地铁站点做好沿线改造开发,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

这条消息最有趣的内容在于,龙华新区轨道办汇报了龙华新区轨道规划建设方案。其中信息十分丰富:一是龙华新区设有轨道办,至少在其它各区没有听说过,龙华对轨道交通的重视可见一斑。二是轨道办产生了具体的地铁研究和规划成果:一条是连接福田、龙华并外延至东莞的南北走向中轴线,一条连接宝安、龙华、龙岗三区(新区)东西走向大动脉。这两条地铁均与龙华相关,但视野又不仅仅限于龙华,其中一条甚至要外延至东莞,可见其格局十分之大。因此,无论是龙华新区所称“站在全市一盘棋的高度”,还是李福民所称“站在全市的高度”,都不是一句空话,得到深圳市轨道办的支持承诺并非偶然。

一般来说,地铁规划和建设主要由深圳市规划部门来实施,地铁规划一般也是自上而下进行实施。在深圳现有的地铁规划中,龙华提出的这两条地铁,至少还没有被纳入其中。具体而言,一纵的设想,几乎是4号线平行,功能可能与福龙路相当;一横的设想,几乎与5号线平行,相当于机荷高速公路。这些设想基于龙华的需要,同时站在全市的高度,考虑到了与其它各区的衔接,这是这两条地铁规划的不同指出。它带有明显自下而上的特色,是地铁分区规划的大胆尝试。一旦这一规划纳入到全市地铁规划之中,那么其进程无疑将大大加快。况且,龙华新区还在整个规划上预备了相关衔接工作。特别是在有些行政区苦盼地铁而多年不至的情况下,地铁规划的“龙华模式”无疑值得借鉴。

龙华新区对轨道交通如此重视,当然与龙华新区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在龙华新区所辖范围之内,在道路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率先在深圳各区中尝试利用有轨电车满足交通需求。更重要的是,作为深圳中心区最重要的拓展和承接区域,龙华最近十年房地产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居住区域。与此同时,地铁4号线早已不堪重负,轨道交通需求十分迫切。龙华新区规划出一纵一横两条地铁线,正是看到了4号线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开辟第二条沟通福田乃至东莞的中轴线,这与当年龙岗建设第二通道即后来的水官高速十分相似。至于沟通宝安和龙岗的一横线路同样是大构想、大手笔,是着眼于龙华发展的前瞻性举措。这都将对龙华楼市产生进一步的刺激。与福田房价对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同当年宝安与南山房价的对接一样。

目前唯一不知道的是,龙华会在一纵一横地铁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效仿当年的地铁3 号线,那么地铁建设的“龙华模式”更加值得密切关注。

新区今年将投入2.4亿元治堵

222-111
将围绕九个重点片区开展逾百项交通综合治理任务
  今年新区将开展104项交通综合治理任务,投入用于治堵的资金将达2.46亿元。昨日上午,龙华新区召开2015年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新区领导王立新、罗志辉、李龙文参加会议。

 

据悉,今年新区将通过对重点发展片区和重点产业园区,包括观澜世纪广场片区、大浪商业中心片区、龙华北商业中心片区、民治大道商业街片区、观澜长安研发中心片区、观澜大水坑片区、大浪时尚产业园片区、清湖工业园片区、白石龙地铁片区九个重点片区全面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围绕九个重点片区和其它片区提升公交服务、改善慢行环境、强化交通管控,实现新区整体交通运行指数下降0.1-0.2,平均车速提升1km/h,重点治理片区交通运行指数下降0.2-0.3,平均车速提升2km/h的目标。全年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分解为104项任务,总投资24660万元。

 

会上,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立新对新区过去一年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下一步要从推动“九年新跨越”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强调,要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强力推动交通综合治理工作。要善于抓住“重点区域”这个“牛鼻子”。加快打通北站中心区与福田中心区联系,加快推动玉龙通道规划研究;加强重点片区、重点路段、重点企业、园区周边的交通综合治理。

 

此外,王立新表示,新区将重点打造“地铁+有轨电车+公交+自行车”的公共交通体系。要突出地铁、有轨电车、公交、自行车等公共交通,今年将重点推动轨道4号线延长段前期工程开工、6号线加快建设,确保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年内动工。同时,突出拥堵治理、秩序改善和交通文明。

龙华新区投资推广中心挂牌成立

image001

1月9日下午17点,龙华新区投资推广中心正式成立,并在新区管委会办公楼举行了揭牌仪式。深圳市投资推广署署长王有明同志、副署长贾长胜同志,龙华新区管委会主任王立新同志、副主任胡晓清同志出席了挂牌仪式,并为投资推广中心揭牌。同时,新区和市投资推广署还签署了投资推广市区合作协议,标志着市区两级在投资推广信息互动、宣传推广、招商选资方面的联动将会更加密切。

龙华新区自2011年12月底成立起,高度重视投资推广工作,将其视为推动新区产业转型升级,保持经济持续增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三年来,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部门,经济服务局克服了没有专门机构、没有专门人手的困难,统筹协调新区投资推广和招商引资工作,宣传推广新区投资营商环境,跟踪服务重大项目落户新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搭建多维立体式招商引资机制。加强区-办事处-社区三级联系,各办事处及社区配备兼职招商专员。加强与市级部门(市投资推广署、市经贸信息委、市科创委)联系,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资源共享,联合召开2届龙华新区投资环境推介会。与多个协会共同举办了近50场政策说明会、投资推介会,以经济增量的优化促进龙华新区产业转型升级。从单一的经贸推广模式向经贸+文化推广的软硬两手抓模式转变。在各新区中首次代表深圳赴南美开展经贸文化交流推介活动,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经贸和文化合作协议。

二是提供高效服务,加快优质企业集聚龙华。2012-2014年,新注册亿元企业104家,累计注册资本达312.51亿元。成功举办两届投资环境推介会,吸引237个优质项目集聚新区,投资额达3818亿元。2014年更加注重新区、办事处、园区三级联动,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成功举办宝能科技园、银星工业园、锦绣大地科技园等主题论坛、政策辅导、招商活动,大力引进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行业领军企业。

三是以时尚为主线,加强城市营销,大浪时尚创意城国际知名度日益提升。成功举办两届ELITE世界精英模特大赛全球总决赛,米兰国际时装周首次因此而飘起五星红旗。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以东方为主题的大浪杯女装设计大赛,时尚高地名动全国。

四是积极努力开拓境内外市场。制定开拓市场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三年来共组织1000多家次企业参加了116个境内外重要展会。新区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由2012年的5.6%上升到2014年的13%,提高了7.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增速由2012年的2.1%大幅增长到2014年的40.1%,提高了20个百分点。

未来,新成立的投资推广中心将主动作为,根据新区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色制定投资推广计划、政策,成立新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五个“进一步”: 进一步明确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开辟绿色通道推进项目落地、进一步创新创招商模式,进一步深化投资推广改革,进一步推动人才集聚,实现产、城、人相融,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主题、多形式招商,整合产业政策、空置物业、重点项目、城市更新等资源,利用创新科技工具,发动办事处、各职能部门、社区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上下齐发力的大招商格局。